吏部侍郎試了又試,最終還是將書信放回原來的地方,而在他放回去時,窗外似是有黑影一閃而過,驚得吏部侍郎停下手,回過頭朝身后看過去,沒有看到任何異樣的地方。
他將書放好后,回身一步步朝外走來,后看到從樹上飛出的鳥雀,心里的驚疑略微放下了一二。
方才那黑影,他還以為是有人潛伏進來,想來是他近日未休息好,眼花看錯了。
吏部侍郎回過頭看向書架上擺放的書,似是透過那書看向里頭的書信,莫名的,他居然會恐慌這些事被人拿走,他們的秘密被人知曉。
難道是那道人搞鬼?
吏部侍郎想不通,最后歸咎于是那道士的本事,才讓他一點風吹草動都驚慌不已,想起那位李道長,吏部侍郎還是走到案桌邊,將李樂只的事情寫出,并著重說明李樂只的本事,到最后更是加了一句,年紀輕輕,不可小覷,前途無量。
吏部侍郎停筆,將信塞進信封里,隨后叫人將這封信送出去,后又寫了一封信,這封信則是關于證據(jù)銷毀一事,而這封信,吏部侍郎連寫三份,只待明日一到,便將這些信送出去。
信寫好后,為了確保手里頭的證據(jù)不會消失,吏部侍郎在書房內(nèi)坐到晚上,直到夜深人靜,沒有一絲動靜后,吏部侍郎才緩緩舉著燈離開書房。
而自他離開后,早已蹲守在樹上的暗衛(wèi),略等了一會,見去而復返的吏部侍郎,面色依舊平靜。
吏部侍郎見書房的門敞開,未曾關閉,將門緊閉后,這才放心地離開。
蹲守在樹上的暗衛(wèi)等了一會,見吏部侍郎未曾回頭,府內(nèi)的人也早已休息,他這才潛伏進書房內(nèi),將藏在經(jīng)典內(nèi)的書信拿走。
第84章
自周侍郎前來找李樂只,李樂只后又被京兆尹的人請走后,趙宣已經(jīng)知曉。
他立馬派人去打探消息,得知這件事情和吏部侍郎有關,疑惑一二后便派暗衛(wèi)守在那探聽著,以至于趙宣也得知吏部侍郎同礦山有關一事。
得知吏部侍郎也參與其中,趙宣微驚,在這之前,他雖查到淮安礦山,也查到淮安佟家,也知曉這件事里面有侯爺參與其中,未想到吏部侍郎手中居然也有證據(jù),吏部侍郎一直待在京中,距離淮安甚遠,這也就罷了,早有傳聞,吏部侍郎早年因其母的事,同佟家早有嫌隙,已經(jīng)老死不相往來,種種原因,以至于他未將佟家同其視為一體。
若非有李道長算到吏部侍郎同礦有關,若非他派暗衛(wèi)前去聽到了此事,差一點,讓吏部侍郎逃過了。
這一瞬間,趙宣想到算無遺漏的李樂只,想到這件事,想到吏部侍郎,難道這事是李道長知曉他已經(jīng)派人過去后,這才當眾說出此事,并同楊老拖延時間,好給他安排的時機。
因此,趙宣雷厲風行,立馬安排人前去吏部侍郎家中,沒有一絲耽擱。
后又得知,這件事情還同通敵叛國有關,趙宣更是對此事慎重幾分,僅憑吏部侍郎,又遠在京城,淮安的事他雖查到一星半點,但……
恐怕他查到的事情并非全部,還有隱藏在暗中的毒蛇,這群人尸位素餐,國之蛀蟲。
私自開礦,又同他國勾結,這是想顛覆他趙家的江山。
此事,比他想得還要深,若非李道長的話,他怕是要錯過了。
這件事結束,要上門好好拜謝拜謝李道長一番,趙宣心中想到。
而此時,蹲守在吏部侍郎家中的暗衛(wèi)趁吏部侍郎睡下后,便將隱藏在經(jīng)典中的證據(jù)全部拿走。
須臾,暗衛(wèi)將證據(jù)呈到趙宣面前后,迅速離開。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