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是司州人士,為何不曾聽聞此事?”
而就在孫權眾人犯難之時,有人卻是走上前來,既不行禮,又不作揖,反倒是頗為自傲道。
孫權聞言側目,見是此人,眼中更是流露出不悅之色。
此人名為趙達,恰如其方才所言,正是司隸河南尹人士,早年更是追隨朝中侍中單甫學習九宮一算之術,精通讖緯之學,因為算出東南有帝王之氣而來到江東避難,成為了諸多世家大族的座上賓,在江東頗具聲望。
不過此人能出現(xiàn)在此處,主要卻還是因為其妹卓有姿色,被孫權看重納妾。
甚至即便有這層姻親之故,若非是顧及此人在江東的聲望,孫權都不會再準許此人在朝堂議事。
原因無他,孫權自認繼承了父兄武勇,心中一直憋著一股勁想要證明自己,對于自己掛帥親征更是近乎執(zhí)念,而每次發(fā)兵之前,孫權都會找此人進行卜算一番,想要詢問此戰(zhàn)前程如何。
而每每得到的答案也都是不達預期,不盡人意的消極答案,再追問細節(jié),卻總是含糊其辭,明顯是在故弄玄虛。
可偏偏,在孫權的精細微操之下,每次出兵的結果還都與此人的卜算結果大差不離,甚至多次興師動眾還是大敗而歸,較之尤甚,更是讓孫權憋著一股火氣。
連帶著,對于趙達的看法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
“定是此人方我!”
這個念頭遠不止一次出現(xiàn)在孫權心中,若非顧及與其交好的世家大族,他又豈會再容忍此人在自己面前大放厥詞。
不過此刻,趙達的現(xiàn)身說法卻是證明了關羽所謂河東擇婿的習俗完全是子虛烏有,孫權也并沒有將注意力關注在此人身上,而是皺著眉頭,望向堂下眾臣。
“如此說來,關羽所說莫非是無稽之談?”
趙達卻是當即冷笑道:“關羽戲耍江東之意再是明顯不過,吳侯莫非是要無動于衷?”
聽聞此言,孫權臉色頓時變得不善,眼看著就要動怒。
見此情景,魯肅急忙再度出聲道:“關羽為人最是孤傲,對我江東多有敵意,若是將孫紹公子送過江去,只怕難免遭遇不測。”
夏口地處襄江之交,本就是江東命脈一般的存在,如今在關羽治下卻是迅速從戰(zhàn)后的衰敗狀態(tài)中走出,甚至相比此前都更為繁華,對于下游的江東世家大族自然絕非什么好事。許多生意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其中最為暴利的鹽鐵以及奴隸販賣更是近乎斷絕。
而斷人財路,不異于弒人父母。
朝堂之上多半都是來自江東本地世家大族,自然對于關羽提不起半分好感,只要是事關此人,幾乎都會默認朝著最壞的可能去思考。
甚至就連因為夏口之戰(zhàn)前主張投降曹操致使權勢大不如前的張昭,也很是罕見的開口勸道:
“此事欠妥,還望吳侯從長計議。”
受人非議與孫策獨子的性命安危之間,無疑是后者更為重要。
可似乎是被張昭刺激到了一般,原本還在糾結的孫權卻是突然一拍面前案幾,怒道:
“此前夏口一戰(zhàn),諸位也是這般力勸我不要發(fā)兵馳援公瑾,不僅致使城池失守,更是險些害了公瑾性命。今日莫非又要重現(xiàn)當日之舉?”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