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州牧官邸,一間頗為廣闊的正廳之中,劉琦正代父設宴,盛情款待剛剛率軍討滅叛賊的劉備。
到了劉備這個身份層次,簡單的口腹之欲自然不甚在乎,如此大張旗鼓的宴請,更重要的還是傳揚功名,結(jié)好士人。
正因此,劉琦在準備宴席之前,便已派人廣發(fā)請柬給襄陽中有身份或是名望的士人。徐庶雖然外來之人,但素來與水鏡先生司馬徽交好,在襄陽年輕一輩士人中頗有才名,同樣也在受邀之列。
此刻,劉備正與劉琦高居主位,談笑寒暄,入席的眾多士人也同樣在彼此交流,宴席顯得格外熱鬧。
突然,隨著兩道身影在侍人的引領下緩緩走來,廳中卻是突然安靜了下來,自然也引起了二人注意。
“此人似乎是徐庶徐元直?”
劉備認出了其中一人,知道此人是名士司馬徽好友,在襄陽士人中頗具名望,劉備也曾派遣自己的部下謀士私下進行接觸招攬,卻未得到肯定的答復。
“另一人卻是?”
劉備看著年歲還比徐庶還小,怕是剛剛及冠的馬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能被眼界頗高的徐庶看重交好,此人也絕不會是泛泛之輩。
果不其然,待到二人稍近,廳中就響起了對二人的議論之聲。
“快看,是徐庶徐元直,他可是水鏡先生的好友,被譽未及而立便已有大家風采?!?br/>
“他身旁好像是昨日被名士習詢贊為別具慧眼,明辨儀禮的馬謖馬幼常,真是令人艷羨?!?br/>
士人本就愛慕虛名,對于名士稱贊這種趣聞亦是格外關注,短短一天過去,便有不少人已經(jīng)得知了昨日習詢宴席上之事,更是有人直接認出了馬謖,向他人談起。
而在眾人的閑談聲中,一個名字卻突然引起了劉備的注意。
“我聽聞說他的兄長馬良才華更甚,不僅才華更甚,而且頗具巧思,竟是造出了如玉一般的紙張?!?br/>
“馬良……好熟悉的名字?”
稍加思索,劉備想明白了緣由,這不就是前一日茶館說書人的名字嗎?
當日劉備雖然對此人產(chǎn)生了好奇,有進一步結(jié)交的念頭,但礙于雙方身份地位的差距,最終還是未能真正下定決心。
但眼下按照眾人風評,這馬良似乎又是頗受名士青睞的才俊,這讓劉備不由產(chǎn)生了幾分懊悔之情。
雖然眼下并不能確定眾人談及的馬良與前日茶館說書的馬良是否為同一人,但自己當日還是應當吩咐部下好好調(diào)查一番此人的。
不過卻也無妨,眼前這徐庶馬謖二人在襄陽士人中頗具才名,其中馬謖更是那位馬良的胞弟,無論是否為同一位馬良,只要與這二人交好,之后都能有機會接觸驗證。
想到這里,劉備也是對一旁身形有些瘦削的劉琦拱手說道:“賢侄,這二位青年才俊頗具名望,可否為我引見一番?”
劉琦身為設宴招待的主人,又是州牧公子,聽聞此言,自是點頭應允“既然叔父吩咐,侄兒自當從命。”
叔侄二人談笑幾聲,隨后便同時起身前去迎接徐庶馬謖二人。雖只是簡單寒暄幾句,但以雙方身份地位的懸殊差距,仍舊是讓徐庶馬謖都覺得有些受寵若驚。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